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媚俗什么意思(媚俗与媚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08:23:30    

“媚俗”一词我们已经不再陌生,而我第一次听说这词是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媚俗是其中重要的讨论话题,媚俗的现象很常见,在电影、视频、摄影作品和小说等都有媚俗的痕迹,比如符合大众心理却未必符合现实的大团圆,对穷苦人民就强调其苦难使人生同情之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感人的情景千篇一律,使人欣喜的情节都烂熟于心。好像世界只有一个个相同的分镜头,不妨举一个小说中的例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美国议员对托马斯微笑,看到草坪上玩耍的孩子们又冲他微笑说道:“多美好啊!”而这第二次微笑便是媚俗的体现,战后年代在草坪上安详地玩耍的孩子便是美好的象征,而这意味悠长的微笑则是对这美好的媚俗,而好的小说家创作小说时,及导演在创作电影时,应当努力向反媚俗方向行进。而这反媚俗便是趋于其实,而如何向真实行进便是考验创作者工夫的时候了,但在此一过程中万不可滑向另一极端——媚雅。所谓媚雅,则是故作高深,为了雅而雅这样只会留下一堆不知所云,让人们看不懂、猜不透的作品,而这也违背“真”的本源,也就违背了创作的本心。而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忽然惊觉,有时我在写作时也要故意把文字写得不同,写得文采飞扬,这也有媚雅之嫌,而我为自己开脱便是因为高考作文似乎只看你的文字是否精彩、生僻字、生僻词使用的多不多,要是这篇作文的大篇幅都能看的懂,那就与高分无缘了,我说得有些夸张。可的确有这种怪相,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高考更应当看中的是文章的条理、逻辑和文笔是否流畅,而不应该在是否用了偏难怪的字词句上。

所以应当尽力避免媚俗与媚雅,而市面上却充满着这类作品,看来行“真”之路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