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上山型
上山型主要指业绩为主要导向的工作职位,比如总经理、客户经理、销售经理等。而上山型薪酬模式即低工资高激励薪酬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业绩为导向。这是目前绝大部分销售企业都在采用的薪酬模式。通常来说,在这种模式中,固定工资大约占到20%~40%,绩效工资占到60%~80%。当然,销售模式不同,底薪构成也不同,一般来说,快消品底薪一般为20%~60%,工业品底薪为30%~70%。
- 优点:业绩对整体薪资影响非常大,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销售人员去努力工作,激励效果明显,在不断考核中,也能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一切为业绩而战,员工目标明确,企业总体战略容易达成。
- 缺点:员工各自为战,甚至互相竞争、倾轧,不利于团队合作。
02 ◆ 平路型
平路型更多的是以职能为导向的、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以完成事务性工作为导向的职位,比如办公室主任、电工、人力资源部经理等。而平路型薪酬模式即兼顾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模式,通常来说,这两部分所占的比例比较平均,通常固定工资占到50%~70%,绩效工资占到30%~50%。
- 优点:这种薪资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既保障了员工的生活,吸引了人才,又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促进了个人能动性的发挥,兼顾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 缺点:各种作用都有,但各种作用又都不明显。
03 ◆ 下山型
下山型是以技术为导向的职位,如产品研发人员、高级工程师等。而下山型薪酬模式即高工资低激励模式,通常来说,在这种模式中,固定工资大约占到60%~80%,绩效工资占到20%~40%。
- 优点: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团队稳定,员工忠诚度高。
- 缺点:激励不明显,容易人浮于事,员工积极性和激情不高。并且企业前期成本过高。
企业为什么都要有绩效工资呢?都给固定工资不行吗?其实这正体现了我们的主题:“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也体现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公司好大家好,公司差大家差。如果一个公司的技术部门只负责研发技术,对结果不负责任,那么部门间就很难协调。即便技术人员开发的产品卖不动,他已经把工资拿到了,他也会觉得卖得动卖不动和自己没关系。最终只能是技术人员骂销售人员,销售人员骂客服人员,客服人员骂研发人员,互相推诿,恶性循环。但如果在薪酬设计上有绩效标准,就会使所有人都必须为最后的结果服务,这样就能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和合作,避免任何一个部门和市场脱节。
在企业经营中,无论是上山型、下山型还是平路型,这几种薪资体系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同样也都不是毫无价值的,关键就在于是否适用。对于销售企业来说,大多数销售企业都是采用上山型薪资体系,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企业处于初创时期,销售员的努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这个时候用上山型薪资体系,就不利于企业的前期发展。
所以,在设计薪酬模式时,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企业发展阶段、企业知名度、企业文化等,权衡利弊,灵活处理,这样制定出的薪资模式才能适应经营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