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雄离开109国道,驶上了去往纳木错的105县道,很快就到了景区门口,这里离纳木错扎西半岛湖边还有约六十公里路程。

购票进入,开始盘山上行,柏油路面的道路路况还不错,但却蜿蜒盘绕一路向上,既险又窄,接近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远方地平线上,隐隐显出细细的一抹蓝,随着车子渐行渐近,它开始变宽,似蓝丝带又似绸布缎,横亘、铺展在广袤的草场上,上到垭口,突然间,群山环抱中的湖面犹如一块巨大的椭圆形蓝宝石迎面展现,在雄伟雪峰的映衬下,水天相融,浑然一体,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扑面而来跌入眼帘的圣湖,只惊鸿一瞥,就在心里闪过感叹,纳木错怎么可以这样美!


别样的景致吸引我不由自主地停车,忘了可能的高反疾步走向观景台,兴奋地望着眼前的这汪湖水。由于从拉萨出发晚,这时已经下午5点多了,5000多米的垭口风特别大,经幡烈烈,山风呼呼,吹的人有点头重脚轻站立不稳,远方,湛蓝的纳木错,和苍茫的念青唐古拉山,一望无际的藏北草原契合在一起,幻化为永恒的神山圣湖,不由感慨万千,一路从山到水,从低平原到高海拔,从最初的等待到路上的惊喜,从愉悦的喜笑颜开到痴迷的肃然起敬,纳木错的扑面而来,满足了所有的心理期待,它美到极致的蓝,让一路看过的风景都有点黯然失色。

翻过那根拉山垭口,过纳木错乡镇区,车行在湖边无际的草原上,油绿的草原像一块大地毯,在朵朵格桑花映衬下,显得格外壮阔雄浑,空旷美丽,草地上散布着牧民的牛毛帐篷,懒散着享受藏北阳光牧草的牦牛、羊子、悠闲的藏獒和劳作的牧民,远远望去,湖水蓝的沁人心脾,浩瀚的湖面延伸到天际,皑皑雪山与湛蓝的湖面相映成辉,俨然一幅壮美动人的天然重彩油画,有一种超脱于世俗极致的美,身临其境,真的是心旷神怡。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比拉萨市的海拔高出一千多,难怪被称为“天湖”。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2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第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不知不觉,已到了纳木错湖畔,内心无比激动,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迎着拂面而来的谅风,游走在湖边,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眼中满满全是神圣,面对瑰丽迷人的湖光山色,一时竟怔住了,浩瀚湛蓝的湖面一望无际,雪白的浪花向着湖岸奔涌;湖的对面,高高屹立着的念青唐古拉山格外醒目,山体伟岸逶迤,峰顶白雪皑皑,银光灿烂,主峰犹如一个勇士守护着纳木错。
极目远眺,蓝蓝的天空倒映在蓝蓝的湖水里,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大片大片的蓝,蓝得清澈无比,蓝得如梦如幻,彻底模糊了水与天的界限,蓝色的湖面因云层涌动、风吹波澜而上演蓝色的梦幻变奏曲,不断地变幻着颜色:浅蓝靛蓝、天蓝湖蓝、蔚蓝湛蓝、碧蓝瓦蓝……这一刻,湖在山的怀抱,山是湖的依靠,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因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他们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更是相亲相爱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

扎西半岛上纷杂林立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柱和石峰,伫立在主干道边上的两块迎宾石,就像广袤草原上的迎宾人。湖畔玛尼堆遍布,上面挂满了祈福的五彩经幡,随风飘扬在蓝天碧水之上,据说信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日积月累,就有了这一个个玛尼堆,在写有五字真言的玛尼堆旁,邂逅藏族女同胞,留下美好的身影。

站在湖边抬头远望,茫茫原野与碧空蓝湖浑然一体,神山圣湖,一碧万倾,漫步在扎西半岛优美的弧形湖岸边,抛开一切忧伤和烦恼,感受着眼前的美丽,让人目不暇接的美景一次次刷新着我对美的定义,一切都美好的让人无法拒绝。

自然原始生态的纳木错,就像上天不小心遗落世间的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悄然镶嵌在羌塘大草原,它的蔚蓝与清澈、高远与辽阔、夕照与星空......还有它的美丽传说,让人为之深深迷恋,这个洗涤心灵的地方,是无数朝圣者和游人心目中绝妙无比的香巴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