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农村房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确认购房者的主体资格
购房者必须是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因为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农村集体,非集体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不具备购买资格。
确认售房者的主体资格
售房者必须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如果房屋存在共有人,那么房屋买卖必须经得共有人的同意。
提交必要的申请材料
房屋买卖应经集体即村民委员会书面同意。如系共有房屋,必须征得其他共有人同意。应提交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土地证、房产证等相关材料的原件。
了解房屋产权状况
应到产权登记部门查看房屋产权是否存在瑕疵,如是否存在抵押等担保、是否有人民法院采取查封等财产保全措施。
签订书面买卖合同
应订立书面买卖合同,并办理审批、过户等手续。房屋买卖合同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并办理“宅基地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的过户更名手续;还应到房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房产证”的过户更名手续。
缴纳相关税费
交易双方携上述资料到房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委托的评估公司申请评估,评估公司受理后按评估程序对房屋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交易双方携上述资料到税务部门缴纳契税、个税、营业税等相关税费,税务部门受理后会认真审核,并出具契税单等相关凭证。
办理过户手续
交易双方携相关资料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过户,房管部门审批核准后,买方领取新的房产证。
其他注意事项
农村房屋所依存的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成员所有,因此购房人必须是该村民集体成员。城市居民不具备购买农村房屋的主体资格。
购房者需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比如没有其他宅基地等。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合法购买农村房屋。建议在购买过程中咨询专业律师和相关部门,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