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的认定通常遵循以下标准:
有效专利:
被侵犯的对象应当是在中国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即专利在规定的保护期内,未因缴费、无效宣告、放弃等原因失效。
未经许可: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即行为人没有获得专利权人的书面、口头或默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
以营利为目的:
侵权行为应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即以营利为目的的实施一定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侵权。
落入保护范围:
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或设计必须落入他人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无免责条件:
行为不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如专利法对专利权行使规定的某种限制。
主观过错:
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判定专利是否构成侵权的具体步骤包括:
1. 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 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
3. 将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完全相同或等同,且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则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侵权的判定还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和技术问题,具体案件可能需要通过司法程序由法院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