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常熟这道美食中有文化的韵味,值得一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9 10:08:51    

品读一座城市,

当然少不了品尝它的美味。

在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

那些世代传承的味蕾触动,

亦饱含着这座城市的文化韵味。



今天小编带着你来探寻一份常熟传统美食,

这座城市的独特味蕾之一。

猜猜它是啥?


它就是:石梅盘香饼!




石梅盘香饼,以面粉制作,绕成盘香状,然后放于炉火之上烘烤。




如此制作而成的石梅盘香饼形状美观,色泽金黄,口味香酥,色、香、味、形均有独到之处,被美食家誉为常熟食品一大特色。而且石梅盘香饼品种繁多,有荤素之分,甜咸之别。甜的有桂花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百果;咸的有葱油、椒盐等。

石梅“饼”香,陶醉萧统

石梅盘香饼的诞生及出名,相传与南朝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有关。昭明太子叫萧统,相传他从小好学,聪明过人,为了寻找一个读书的好处所,曾多次来虞勘察,最后选定了南方夫子——言子墓旁的石梅。



石梅,位于虞山南麓,岩崖突兀,泉水清澈,虬松翠柏,曲径通幽,是个读书的好处所。



昭明太子读书喜欢清晨读,且喜欢一个人静思,不许别人去打扰。他每日在石梅晨读,早晨吃饭便成了问题。当时石梅山脚下有个烧饼店,太子的仆人一时没有好主意,便下山与店老板商量太子早餐的问题。店老板说:“你们不要发愁,我给太子做几个尝尝吧。”

晚上,店老板亲自动手做起烧饼来,他在面粉内放入饴糖,拌上香油,做成形如盘香的饼,表面又洒上一圈又一圈白芝麻,然后,放到炉上烧烤,待烧得金黄时即夹出。店老板自己品尝一下,觉得味道不错。

第二天一早,店老板做好了一锅烧饼,用荷叶包好,亲自送到太子读书处。太子正聚精会神读书,忽然闻到一股香味,抬起头来。

仆人忙说:“太子,店老板送烧饼来了。”店老板忙打开荷叶包,昭明太子见这饼子形如盘香,色泽金黄,马上拿一个品尝起来。这饼外香脆,内酥松,上口甜,不粘牙。

太子吃得高兴,问:“这饼叫什么名?”店老板说:“这饼是我特为太子做的,还没有起名呢!太子给这饼起个名吧。”太子很高兴,站起来,眺望山林,见一块突崖上有“石梅”两字,灵机一动,便说:“就叫石梅盘香饼如何?”店老板忙说:“好!好!还是太子聪明,给这饼起了一个好名。”

从此,昭明太子的早餐常以石梅盘香饼为食了。

2

石梅“饼”香,传承至今

昭明太子喜欢吃石梅盘香饼,城里居民都知道了,也纷纷去购买,这家烧饼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昭明太子回到京城,把石梅盘香饼也带到京城,分赠亲友。由此,石梅盘香饼誉满京都。在昭明太子读书的山上,后人还建了一只古朴典雅的亭子,起名为“读书台”。



1928年,白粮仓一家杨姓大户有一儿子在北京做官,特地写信给家里,说想吃石梅盘香饼,要家中派人买了,从上海乘特别快车送往北京。

1983年,有六十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和夫人来常熟参观,设宴时有盘香饼招待。他们吃了非常满意,翘起大拇指头,盛赞盘香饼的风味和特色。同年,石梅盘香饼还在苏州市名优食品评比中获优良食品称号。

1999年它又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江苏小吃。



如今,它的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常熟市第三批非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常熟圣百合、大龙糕团店、吴记包子铺里还有石梅盘香饼在售卖。



常熟人世代传承的

石梅盘香饼,

用诱人的香味,

留驻了时光的故事;

亦通过味蕾上的触动,

传递了常熟这座城的

独特韵味。

邀您一起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