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周政清 李飞扬)4月8日至10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李家湘教授团队深入九疑山国有林场腹地,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尖叶栎(Quercus oxyphylla)的种群现状及野外回归成效展开补充调查与监测。此次科考行动标志着该物种保护工作进入科学监测评估新阶段。

科考行程中,李家湘教授团队按既定科考方案,重点踏勘舜源峰和娥皇峰原生种群分布点,建立固定监测样地,对尖叶栎及其伴生种进行挂牌编号,采集样地环境因子、每木地理坐标及树高、胸径等生态学数据。同时在林场大路冲工区的野外保护试验区,对2024年春野外回归的尖叶栎种群进行定位监测,设置了四个固定监测样方(20m × 20m),进行逐株测量挂牌,详细记录的径、树高、生长状态等关键指标。
尖叶栎为九嶷山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稀少,李家湘教授团队在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和省财政资金资助下,于2022~2025年先后对尖叶栎原生种群数量和受威胁因素进行了调查评估和遗传多样性评价,目前在九疑山林场和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原生种群临时样地2块,野外回归种群800株及其监测样地4块。李教授指出,尖叶栎保护项目成功实施,不仅有助于恢复和提升九疑山国有林场的生物多样性,还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疑山国有林场地处南岭萌渚岭中段北麓,宛如一颗镶嵌在大自然中的璀璨明珠,为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尖叶栎、林麝、白颈长尾雉、中华鬣羚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重要栖息地。此次科考活动不仅为尖叶栎保育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九嶷山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