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正在理发店工作的臧洪振突然接到媳妇儿耿雨的电话。
“爷爷刚刚又把自己弄脏了,你赶紧回来吧。”
臧洪振放下手中的活儿,回家帮大小便失禁的爷爷处理身上的脏污。

陪伴
从今年2月下旬将爷爷接到家来照顾后,5个月的时间里,这已经成了臧洪振的生活日常。
31岁的臧洪振家住运河区,开着一家理发店。
臧洪振的爷爷今年75岁,脑梗过4次,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
耿雨是臧洪振的爱人,今年28岁。这5个多月时间里,她照顾自家3岁孩子的同时,还跟臧洪振一起照顾着爷爷。
一对90后夫妻,为何会将身体失能的爷爷接到身边照顾?
臧洪振说,这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
臧洪振的老家在渤海新区黄骅市。
他3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了,母亲后来离开了这个家。
臧洪振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跟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
长大后的臧洪振忙着工作、挣钱,真正陪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时间变得少了。
“原以为时间还很多,陪伴他们的日子还很长。”臧洪振说,去年奶奶突然去世了。
这件事儿对臧洪振的心理打击很大,他觉得还没来得及孝顺奶奶,奶奶就不在了。
臧洪振的爷爷几年前患了脑梗,奶奶去世后,他想把爷爷接到身边照顾。
“今年春节过后,我们和老家的家人说了,想把爷爷接过来照顾。”臧洪振说。
“爷爷已经75岁了,身体也不好,我不知道他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臧洪振说,所以他想尽早尽孝,给爷爷多一些陪伴。
好转
照顾失能老人不是件嘴上说说的事。
“这也得感谢我媳妇儿,她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臧洪振说,如果媳妇儿不支持,他也不能顺利将爷爷接到身边。
今年2月下旬,臧洪振把爷爷接到沧州。
“那时候爷爷有脑梗后遗症,基本上走不了路,小便是失禁的。”臧洪振说。
他觉得爷爷不应该就这样了,如果家人多照顾一些,爷爷没准儿能恢复得更好。
臧洪振的想法也在医生那里得到了印证。
于是,爷爷来的第一个月,臧洪振暂时停止了工作。
“我们给爷爷做康复训练,带着爷爷看中医。”臧洪振说,在他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多月的时间,爷爷能下地自己走路了。
“当时是我按照医生的嘱咐,给爷爷按摩腿,从最初的一次10多分钟慢慢地到20分钟再到更长时间。”臧洪振说,看到爷爷能下地走路的那一刻,他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慢慢地,臧洪振发现,爷爷不仅会走路了,连小便失禁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说实话,我们刚接爷爷来的时候,因为他小便失禁,身上是有一股味道的。”臧洪振说,这股味道也弥漫到屋子各处。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老师,也是个比较整洁的人。”臧洪振说,他想让爷爷活得有尊严一些。于是,他每天坚持给爷爷洗澡。
“到4月份的时候,爷爷已经能走得非常好,甚至和我们一起逛街了。”臧洪振说。
那时候爷爷的表达能力也变得比较好。
“我媳妇儿是个比较爱聊天的人,她在家看孩子的同时,经常跟爷爷聊天。”臧洪振说,因为爷爷患有小脑萎缩,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多陪他聊天对他的病情有好处。
看着爷爷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臧洪振和耿雨都特别高兴。
“我还计划着等爷爷身体再好一些,开车带爷爷到我的姑奶奶们家看一看,带他出去玩一玩。”臧洪振说。
再次病倒
就在臧洪振计划着以后的美好生活时,变故出现了。
“5月下旬的时候,爷爷说他头有些晕。”臧洪振说,他带爷爷去医院做第一次检查时,医生说没太大问题。爷爷的头晕又持续了几天。当他再带爷爷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时,医生告诉他,爷爷又脑梗了。
“这已经是爷爷第4次脑梗了。”臧洪振说,看着爷爷躺在床上起不来的状态,他心里又着急又难受。
“就觉得他刚恢复好了,就又躺床上了,心里的挫败感很强烈。”臧洪振说,爷爷住院的那些天,他的血压也高起来,整个人很焦虑。
住院治疗半个月后,爷爷出院了。
“爷爷出院时的状态,比刚从黄骅来到沧州的状态差多了。”臧洪振说,他不仅走不了路,连坐都坐不起来,而且大小便都失禁了。
为了照顾爷爷,臧洪振又一个多月没有上班。
“根本就上不了班,因为爷爷大小便失禁,他在这方面是没有知觉的。”臧洪振说,那段时间,他每天睡眠只有3个小时左右,因为爷爷隔一会儿就得换一次纸尿裤。
“那段时间,爷爷吃的药也多,每种药之间要隔开一段时间。”臧洪振说,他记得那段时间喂完药就得换纸尿裤,换完纸尿裤就又得再喂药。
这种累只是身体上的,最熬人的是心理上的痛苦。
“爷爷那段时间一直躺在床上,但医生告诉我们,通过家人鼓励和训练他应该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但如果不训练,他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差。”臧洪振说,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让爷爷能坐起来。
“但爷爷自己的意识里是不想坐的。”臧洪振说,他和爷爷说,再这样下去,他就瘫在床上了。
“爷爷说,瘫就瘫了吧。”臧洪振说,爷爷的状态是自暴自弃的状态。
为了让爷爷坐起来,他和耿雨不断地鼓励爷爷,给他按摩胳膊、按摩身上,想着慢慢扶他起来。
“但他整个人是往后坠的状态。”臧洪振说,他和耿雨就一个人在前边拉,一个人在爷爷的背后推着他。
即便这样,爷爷还是自己不想坐起来,总是说“瘫了就瘫了吧。”
爷爷的这种状态,让臧洪振心里着急。在天天给爷爷按摩的同时,他说好话哄着爷爷,但爷爷不听。他也激励过爷爷,爷爷还是不听。
“他再这样下去,整个人真的就完了。”臧洪振说,爷爷的年龄不算大,他不想失去奶奶后,再失去爷爷了。
“真的,我因为他这种状态急得哭过不止一次。”臧洪振说,他不怕脏,也不怕受累,他就怕爷爷没有振作起来的意志,整个人就这样完了。
那段时间,臧洪振很焦虑,心里急得难受。
终于在爷爷再一次不愿坐起时,臧洪振着急了,他气得摔了凳子,并给自己的姑奶奶打去了电话。
“说实话,我摔完凳子后,心疼得难受,就像打完自己的孩子又心疼一样。”臧洪振说,他不知道是他摔凳子起了作用,还是姑奶奶的那个电话起了作用。
从那天之后,爷爷有了坐起来的意愿。小两口配合着给爷爷做按摩,陪爷爷聊天,耿雨还拿起儿子的绘本给爷爷读。
在爷爷出院一个多月后,他真正地坐起来了。
“长大”
虽然爷爷坐起来了,但他还是不会走,大小便还是失禁。
臧洪振开玩笑说,自从爷爷这次出院后,他照顾爷爷的过程中又多了一项工作——“玩屎”。
“这话听起来很恶心,但照顾过失能老人的人都知道,这是事实。”臧洪振说,开始他也会恶心,会有作呕的感觉,但慢慢地,他习惯了。
“失能老人的大便不只是弄在纸尿裤里的,他会弄得到处都是。”臧洪振说,刚开始爷爷只能坐起时,他会帮爷爷把大便处理干净,再用湿纸巾给爷爷擦干净身体。
“说实话,我总觉得擦不干净,但爷爷下半身不能动,当时只能那样处理。”臧洪振说,事情在7月份出现了变化。
有一天耿雨给臧洪振打电话,说爷爷大便了,而且弄得到处都是。
臧洪振回到家后,给爷爷处理后,实在是处理不干净。他和爷爷商量着,让爷爷配合他,他要背着爷爷去卫生间给爷爷冲澡。
“那时候爷爷的腿是不太能动的,根本没法站。”臧洪振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他把爷爷背到了卫生间。
“没想到那次能成功,因为怕伤到爷爷,我之前一直不敢使劲。”臧洪振说,有了那次尝试后,他开始试着每天背爷爷洗澡,也借机让爷爷的腿下地。
慢慢地,在他和耿雨的搀扶下,爷爷能稍微站住一点了。
“即使站,我们也只是稍微松下手,在旁边护着他,怕摔着他。”臧洪振说,在帮着爷爷练站立的时候,他想到了带自己孩子学站立、学走路的情景。
那一刻,臧洪振有些泪目。
“在我成长的路上,爷爷奶奶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点点把我养大呢。”臧洪振说,从那之后,他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照顾爷爷的方法——跟照顾孩子一样。
“爷爷的脑子现在时常不清醒,就像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臧洪振说,那他们小两口就慢慢陪爷爷“长大”。
现在,爷爷的状态已经比之前恢复得稍微好一些了。臧洪振和耿雨还在每天重复着给爷爷按摩、吃药、处理大小便失禁的问题,还配合着药物治疗。
“我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带着爷爷学走路,让他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臧洪振说,他还是想尽自己所能带着爷爷出去转一转、看一看。
“多数人都是鼓励我们的,还有一部分人说我们图爷爷的退休金。”臧洪振笑着说,他不想理会这些负面的声音。
“我们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臧洪振说,他希望爷爷能好起来的同时,也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被善待。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