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兴安盟:“一张图”绘就节水兴水控水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0:47:00    

在兴安盟大地上,一张全盟水资源动态管控“一张图”正在铺展。这是兴安水利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实践,也是全面落实“四水四定”、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探索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创新成果。


兴安盟水资源管控一张图


在矛盾中寻出路

面对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间的突出矛盾,兴安盟亟需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新路径。全盟年均水资源总量44.05亿立方米,但存在多重结构性矛盾: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丰枯差异明显;用水结构失衡,农业用水占比高达90%,与产业结构存在错配;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风险突出,逼近管控红线;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不足,生态保护压力较大。


洮儿河流域


如何在“水”与“地、城(人)、产、绿”间找到平衡点?兴安盟水利局的答案是:构建全盟水资源动态管控“一张图”模式,通过“数据集成驱动、精准施策管控、机制创新引领”,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三层集成”筑体系 “三大功能”强管控

水资源管理重在落实。“一张图”基于空间地理信息,建立“三层集成”管理模式:

——基础数据层:整合28个地下水管理单元地理坐标、地表水区域管控范围、总量管控指标、取水许可台账等基础数据,形成水资源管理的“数字底图”。

——动态监管层:实时追踪工农业取水量,建立超采区域智能预警阈值模型,让水资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可视化呈现层:运用三色分级标识、水资源叠加分析等技术,直观展示“总量控制—许可使用=指标余量”全链条数据,实现“一图统览、一网统管”。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胜利村稻田水渠智能闸门


在节约用水上,“一张图”突破传统模式,具备三项能力:

——全域透视能力:动态解析全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精准定位重点区域管控风险。

——智能决策能力:通过阈值预警、趋势推演等功能,支撑超采区审批熔断、临界区取水限批等刚性管控措施。

——协同治理能力:打通水利、农牧、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共享壁垒,构建横向联动机制,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动态监管闭环。

数据赋能见真章 “四水四定”促发展

随着“一张图”管控体系落地见效,全盟水资源管理正从粗放走向精细,从无形转向有形。

全域监控成为现实。“一张图”清晰展示全盟6万多眼机电井及21个地表水取水口的地理坐标、管控指标及许可水量等13项信息,通过红、黄、绿三色标识,直观呈现各区域管控实况。

分区管控更为精准有力。在红色管控区(地下水管理单元许可水量已超指标区域),暂停审批新增取水许可;黄色临界区(临近超采管控指标区域)实行取水许可从严审批制度,节水指标须达到行业先进值;新建机电井推行“取水许可+供电审批”联动机制,从源头遏制无序开采行为;对取水总量接近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严格限制审批新增取水许可。


绰勒河下游灌区现代化改造


在“一张图”支撑下,“四水四定”成效显现:

——以水定地: 2025年计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65万亩,实施30万亩管灌改滴灌等工程,推进保护性耕作870万亩。

——以水定城(人):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布局与人口规模,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

——以水定产:推动产业适水发展,严控缺水地区高耗水产业,力争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25%以上。

——以水定绿:科学制定绿化方案,划定生态补水红线,完成兴安盟“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及防沙治沙规划水资源论证。

水资源刚性约束取得实效:2025年地下水开采量预计低于管控指标20%,地表水利用量预计低于管控指标40%;试点开展农业用水权交易,深化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用水定额管理覆盖全部重点行业,节水型社会达标旗县实现全覆盖。

直面挑战再出发

站在新起点,兴安盟清醒认识到水资源管理仍面临挑战。兴安盟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文表示:“我们将以‘一张图’为抓手,科学调配水资源,提升用水效能,杜绝地下水超采。”

这张水资源管控“一张图”,是兴安盟治水兴水的实践成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它如同一把量水尺,丈量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如同一座水闸门,守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同一盏指路灯,照亮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为兴安盟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


作者:张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