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念先烈、共植树、做时粿……汕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04:00    

清明时节,汕头春意盎然、草木蔓发。在南社村的幸福食堂内,热腾腾的朴籽粿清香扑鼻;在三澳村的村口空地上,200株桃树迎风挺立;在澄海祥佑码头边,亲人将逝者骨灰缓缓撒入大海……这一幕幕场景,是汕头深耕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文明新风的鲜活写照。

清明节期间,汕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办好“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移风易俗,培育文明健康节日风尚。

缅怀革命先烈

铸魂红色基因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汕头开展了一系列缅怀先烈的活动,通过追忆英烈事迹、重温光辉历史,引导学生传承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日前,“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2025年汕头市澄海区“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清明节”主题活动在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小学举行。

来自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带来了清明节文化内涵和歌颂先辈英烈的传统诗词、文章的经典朗诵。紧接着,澄华街道志愿者宣讲了“革命圣火接引人”许包野烈士的革命事迹,并播放了“许包野”烈士专题报道视频,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对革命先烈的追思与缅怀之情。

当天上午,许包野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许包野烈士事迹宣讲活动在这里开展,来自澄海区澄华小学的学生整齐列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瞻仰祭扫活动,“文明播种人” 现场向学生们宣讲许包野革命烈士事迹,表达对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

感受节日文化

赓续传统文脉

榨朴籽汁、打米浆、加酵母粉及泡打粉、搅拌、舀面糊、上蒸笼……在澄海区溪南镇南社村幸福食堂,人们在志愿者的讲解中有条不紊地制作朴籽粿,感受“时节做时粿”的饮食智慧。这是近日在村内举行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粿香袅袅漫清明 中华文化共传承”活动。

类似南社村的节日文化活动,清明期间,汕头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清明节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做朴籽粿、手绘风筝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习俗。

近日,在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小学中,本地民俗文化专家作清明节文化宣讲,普及清明节的起源及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做朴籽粿等传统习俗文化知识,解读清明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现场还通过制作青团、朴籽粿,以及清明诗词书法创作、手钩花制作等沉浸式体验环节,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清明节文化内涵,感受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日前,在澄海祥佑码头,一场庄重而特别的海葬公祭活动有序开展。“海之归处 魂安碧波”海葬公祭活动通过组织集体海葬,弘扬文明新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家属们怀着对逝者的思念,将骨灰缓缓撒入大海。

这是汕头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的生动缩影。在濠江区滨海街道,社区干部和群众为人们分享敬献鲜花、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的新方式;在南澳县三澳村,干部群众挥锹培土,携手种下200株桃树,打造“南澳文明林”……各地通过倡导文明祭扫、集体绿化植树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引领社会新风尚。

汕头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汕头将持续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精神内涵,在“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日以及元旦、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泛开展举办富有仪式感、时代感、互动感的“过佳节”文明实践活动。

南方+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张嘉毅 陈喆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张晓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