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埃尔卡诺皇家研究所网站5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和南欧:既非战略转变,也非西班牙独立特行 美国正在导致跨大西洋关系历史性重组,迫使欧盟及其成员国重新评估外交政策。为了应对与华盛顿不断加深的裂痕,欧洲正在采取战略,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全球行为体的联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重申这种方法,她将欧盟与中国建交50周年称为“一次与中国接触和深化双边关系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中,欧洲舆论场越来越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地缘政治取向描绘为“截然相反”:意大利成为欧洲的“美国传声筒”;西班牙被视为与中国立场最一致的欧洲国家之一,以至于首相桑切斯成为推动欧盟对华关系的“促进者”。然而,这种非此即彼的解读往往过度简化欧洲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细微差别,并非所有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都相同。
从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分别与中国签署的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2028年)》——编者注)来看,两份文件的结构和战略重点非常相似。二者的期限均为三年并明确希望定期续签,反映出意中两国和西中两国都对双边关系采取长远规划和系统布局的做法。从主题上看,两份行动计划都强调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特别是通过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多边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除了一般政治框架之外,这两份文件还在经济、气候变化、创新、文化和教育等关键领域存在显著相似之处。二者都旨在促进形成更加平衡的经贸伙伴关系,强调平衡互惠的市场准入、数字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二者还都强调共同致力于遵守《巴黎协定》和实现能源转型,共同促进研究合作并为教育和科研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条件。除促进双边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的交流外,二者促进双边社会联系的有关行动还体现在加强双边文化关系方面,包括推广语言文化、电影、遗产、可持续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并改善航空联通。
此外,尽管二者均为双边行动计划,但都强调欧盟与中国的关系,这表明更广泛的共同外交重点。
通过比较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对华行动计划可以看出,有关西班牙政府“正以非同寻常或颠覆性方式加深对华关系”的说法站不住脚。相反,尽管西班牙在欧中之间政治更和谐的背景下签署西中行动计划,但从其内容的长度、广度和深度上来说,该计划都更“低调”。
因此,所谓西班牙正率先与中国建立“异常热络”关系的说法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其他欧洲经济体,即使是那些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保持一致的经济体,例如意大利,也在战略多元化的框架内加深对华关系。在这种背景下,西班牙的外交政策与欧盟及其他成员国的务实逻辑保持一致,都是为了寻求与中国在不同领域开展有益务实合作机遇。
就西班牙而言,这些努力的根本目的是减少对华巨大贸易逆差并吸引中国投资,从而在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为西班牙创造财富。(作者马里奥·埃斯特万是西班牙埃尔卡诺皇家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马德里自治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