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网_扬州要闻】
近期,深圳数据交易所,去年底挂牌上市的“高邮大虾”“高邮咸鸭蛋”“高邮运河·盂城驿街区”接连卖出“第一单”,成为全国首批完成集中交易的数据产品。高邮是怎样从“数据田”里刨出“金娃娃”的?记者昨就此进行了采访。
开采“数据田”
农文旅资源蕴藏无限潜力
行走在水乡高邮,只见成群的鸭子在湖上游来游去,碧波荡漾的大虾养殖基地连成一片,湖上花海油菜花花开正艳,盂城驿街区游人如织……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数据有何关联?
高邮市数据局局长宗兰妹道出其中的奥妙:“高邮是农业大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农文旅资源特别丰富。面对数字经济的浪潮,我们尝试从身边的资源入手,积极寻找有价值、可利用的数据资源,很快发现农文旅资源是巨大的‘数据田’。”
“数据田”里有什么?以“高邮大虾”为例,其养殖面积近9万亩,占全国的1/5,产出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其任何细微变化都如同蝴蝶效应一般,牵动着市场及相关行业的神经。如虾苗投放的数量、使用的饲料、相关的病虫害记录……每一个环节数据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
刨出“金娃娃”
采集、治理、上市全链条发力
如何从“数据田”里刨出“金娃娃”?高邮农文旅集团董事长刘玲说:“原始数据往往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加工、分析、挖掘等手段,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数字产品。”为此,他们联合农业农村局、大虾协会,精心整合全市养殖户的全链条数据,并邀请专业机构进行“数据清洗”,最终通过法律合规性认定,形成数据产品并成功上市交易。
“高邮大虾”的成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数字经济的“一池春水”。在其示范带动下,高邮咸鸭蛋等其他16件地理标志产品,正纷纷加快脚步,进军数字经济。
农业部门掘金“数据田”的同时,高邮文旅也在加快复制兄弟部门的成功经验。高邮盂城驿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驿站,被称为“活化千年的邮驿文化博物馆”,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高邮文旅部门采集景区客流量、游客停留时长等数据,不仅实现成功上市,还为高邮乃至扬州文旅的数据产品开发蹚出了一条新路。
形成乘数效应
数字经济开出一城繁花
“正因为各尽所能、多点开花,才有了高邮三个产品跻身全国首批数据产品集中交易名单。”宗兰妹说。
据悉,“高邮大虾”“高邮咸鸭蛋”首笔成交对象为深圳市聚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高邮运河·盂城驿街区”首笔成交对象为奇豆影业(深圳)有限公司。华南数字产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以‘高邮大虾’数据产品为例,其所含数据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饲料厂商可以根据产量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餐饮企业可以根据品质评估选择更优质的食材,投资者则可以根据市场趋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截至目前,高邮已累计开发10个数据产品,形成覆盖农业、文旅、民生等多领域的应用矩阵,共实现融资授信超2000万元。扬州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各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不仅充分释放了数据资源价值,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形成乘数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开出一城繁花。”
通讯员 数宣 邮萱 袁俐 李想
记 者 程宝军 张旭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