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周债市震荡偏强,一季度政府债供给放量,后市货币政策影响债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1:12:00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彭水萍

上周,债市呈现弱转强的态势,此前因跨季资金偏紧延续此前弱势,随后开始有资金回流,各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全面大幅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内,政府债供给有所放量,外界在关注政策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关注配套下的货币政策走向,有关进一步宽松的政策预期仍是未来影响债市走势的关键因素。

债市震荡偏强,长债基金表现出色

上周(3月31日-4月6日),债市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的格局,但前后半程表现差异较大,呈现弱转强的态势,这与周内跨越一、二季度有关。期间资金面的改善让债市的表现有了不一样的走势情况。

具体看来,资金面方面,上周恰逢跨季,叠加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敛,资金面易紧难松,跨季隔夜资金价格一度高达5%,跨季后资金面逐渐转松,资金价格大幅回落至1.7%以下。

现券方面,上周初债市受跨季资金面偏紧影响,呈现震荡偏弱走势,跨季后随着资金价格大幅下行叠加美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各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全面大幅下行,长端较短端下行更多,期限利差有所收窄。

在基金方面,纯债基金当中的中长期纯债基金表现出色。Wind统计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在上周的平均收益率达到0.33%,领先短债基金的0.13%。部分债券基金单周收益率高达2%以上,例如国泰惠丰纯债A、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6个月A以及东吴添瑞三个月A。

事实上,在权益市场震荡调整的这段时间,债券型基金的热度有所回升。叠加一些外部因素影响,此类投资品种的市场需求有所提升。从最近公布的基金发行来看,一些“固收+”基金的发行持续提升。

一些债券型基金在近期也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有分析指出,债市经历大幅调整后,债券配置价值凸显,投资者对债券基金的投资需求增加以及基金管理人积极把握建仓时机,或是债券基金提前结募的重要原因。在权益资产表现强势之际,债券基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稳定器”,其配置价值仍不可忽视。

上周各类型债基头部业绩产品统计(来源:Wind)

一季度政府债供给放量,货币政策走向引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债和地方债发行提速的背景下,国海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今年一季度两者合计发行量同比增长53%,净融资额同比增长185%。

具体来看,国债发行节奏快,一季度国债净融资占全年比例为30.2%,远高于去年的14.4%。而国债主要投向为社保就业、教育等民生领域,偏向拉动消费增长。2025年1-2月社零同比增速4%,较2024年全年水平有所修复,但通胀仍处低位,价格水平有待提升。

地方债中,置换隐债的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快 ,2025年一季度发行比例已近全年额度的70%。置换隐债专项债发行,可支持地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帮助改善企业现金流、信用状况,进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从工业企业经营数据看,2025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8%,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均好于2024年全年水平。

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相对较慢,在过去5年中,仅略快于去年的发行节奏(2021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在3月才下达)。专项债主要投向地方市政和产业园区、土地储备等项目,可有效拉动地方投资。但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进度偏缓,二季度地方投资或受制约。

对债市而言,短期来看,经济基本面总量修复与结构分化并存,新旧动能转化之际,需求不足是主因,关税与外需对基本面负面影响预计二季度或将有体现,内部政策对冲会形成基本面潜在支撑,经济修复的持续性仍需观察。

诺安基金分析指出,债市前期因资产荒,收益率下行太多,阶段性地脱离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预期,在资金面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边际收敛的夹击下,债市大幅调整,近期随着资金面边际缓和,债市有所修复,但资金面仍难言明显宽松,后续央行态度是行情演变的关键,而基本面及外部压力的边际变化是诱因,预计短期债市维持震荡偏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