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马城际铁路(南京地铁S2号线)首列电客车进驻当涂车辆段,列车全部装用马钢车轮。
近年来,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交材)深耕数字化赋能,在传统车轮制造基础上,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推动产线升级,建成全球首个轮轴全域数字化设计中心。依托PDM系统,开展车轮热处理仿真、智能协同研发与产销系统数据交互,设计周期缩短至1天以内,设计出错率降至0.05%,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树立轮轴行业设计业务数字化标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该公司打造智慧生产体系,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构建全工序的产销系统,并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轮轴产品产量提升。
马钢交材只是我市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数字无言,数据有力。一季度,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
成绩的背后,正是我市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工业园区整体数字化转型,按照“试成一批、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通过园区建平台、龙头树标杆、中小企业抓普及的模式,破解集群内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同时,我市聚焦标杆带动,实施“看样学样”标杆推广计划,组织龙头企业场景化示范、中小企业对标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制造”到“智造”,我市的制造业正在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字之变,变的是格局、是发展、是进化,而不变的,是这座城市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决心和气魄。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带来的是我市制造业支撑有力,重点行业普遍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数字赋能成效已显,制造业发展“航向”已定,接下来便是鼓足风帆,破浪前行。
未来,我市将坚持以制造业为“纲”,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记者 史芳俊 通讯员 杨 胜 许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