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25日消息(记者郑晓蔚 见习记者何智康 实习生李婷)当传统足球在地面激烈角逐时,一种由代码和电机驱动的“空中足球”正在室内场馆上演别样精彩。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7月23日至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作为其重要配套活动,202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同期开赛。这场集科技、体育与产业于一体的“展赛联动”盛宴,不仅带来前沿低空科技的视觉冲击,更以无人机足球等新兴赛事为纽带,搭建起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实战练兵场”。
无人机足球:低空竞技“新势力”在青少年中焕发生机
本次赛事设置了无人机足球、无人机飞行、无线电遥控特技、橡筋模型飞机、遥控电动空战、线操纵特技等多个项目。
其中,无人机足球项目作为最大亮点,将足球竞技从地面搬到了空中。这项自2019年5月被国际航空联合会列入正式项目的运动,已在中国迅速普及,被纳入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赛事体系,并于2025年首次成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成为推动科技教育普及和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国无人机足球联赛(上海站)吸引了全国137支队伍、500余名运动员参与。红蓝双方选手操控着搭载传感器的无人机,在限定空间内闪转腾挪,伺机突破对方防线,将“球”攻入球门,赛场之上欢呼与喝彩不断。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本次选拔诞生的首支中国无人机足球国家队,将历史性地代表中国出战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

无人机足球比赛正在进行中(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展赛联动:构建从竞技场到产业生态的“人才孵化链”
本届赛事首次“搬”进国家会展中心,场地面积达26000多平方米,较历年扩容超10倍。这一空间优势不仅可容纳万人级现场观赛,更实现了“竞赛+展览+体验”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观众既能近距离感受无人机足球的激烈对抗、欣赏室内遥控特技飞行的动静之美,转身即可体验博览会展示的载人无人机、物流配送系统等前沿科技。“赛事即展示、观赛即研学”的创新模式,标志着赛事正从传统体育竞技场向国际化产业生态平台转型。
裁判员洪伟高度评价场馆条件:“一场精彩的室内航模比赛,需要一个顶级的场馆。国家会展中心的赛场完全能满足举办高水平赛事的需求,是全国顶尖运动员展示技艺的理想舞台。”中国香港无人机总会代表队副领队黄元翰也深有感触:“有时候训练场地会受限,这次开阔的赛场和丰富的博览会内容让我们收获巨大,真切感受到国家对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的高度重视。我平时在学校也做低空经济方面的一些课题,通过这次参观展会的机会,恰好能了解到相关应用技术的迭代变化。”
随着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万亿级市场的崛起催生海量专业人才需求。从校园赛场到产业蓝海,航空运动及赛事的“练兵”价值日益凸显。广西二队运动员代迅豪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初中就热爱航模,以科技特长生身份考进大学,毫不犹豫选择了无人机专业。”他的目标明确:“未来希望成为一名无人机或飞行器设计工程师,为低空经济或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参赛运动员接受采访(央广网见习记者 何智康 摄)
比赛中,运动员对无人机的每一次改装调试、每一次精准的避障操作,都是有助于未来从业的“基础训练”。无人机足球等赛事运动也将持续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为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赛道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宁风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通过航空运动走进航空、了解航空、热爱航空。这正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深厚土壤和未来希望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