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州王寿月、安振全、董林、宋云凯,谢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0:18:00    

“生命仅有一次,我的点滴付出,能为患者赢得生存机会、点燃重生希望,我觉得非常骄傲,义不容辞!” 这是四位来自德州的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共同的心声。

4月14日12时30分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

历经四个多小时采集

来自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卫生院的

宋云凯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他也成为平原县第9例

德州市第92例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短短四天时间(4月11日-14日)

德州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爱心人士

相继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为四位素不相识的患者

点亮了重获新生的希望之光


“既是缘分,更是责任!”

1989年出生的王寿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中国电信乐陵分公司工作。他是一位献血达人,已连续17年坚持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4900毫升,他还是山东省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

1999年出生的安振全,是个体工商户,也是武城县蓝天救援协会的志愿者。

尽管职业不同,但两人在参加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救治血液病患者意义重大,出于救人的初心,分别于2022年、2020年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25年年初,王寿月和安振全先后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二人毫不犹豫同意捐献,经过一系列筛查、体检,均符合捐献条件。

“我是一名党员,这是践行党员使命的契机,当群众有需要,我定当义无反顾伸出援手!我也是父亲,要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王寿月得知配型成功后,既惊喜又激动,他第一时间将消息告知家人,得到同为爱心人士的妻子全力支持。

“我是武城县蓝天救援协会队员,救人是我们的职责。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概率,既是缘分,更是责任,救人的事没有理由拒绝!” 起初,安振全的父母因不了解捐献过程,加之他尚未结婚,担心会影响身体。他耐心解释,“现在不是以前的骨髓穿刺采集,而是通过分离血液里的干细胞,就像献了一次血。” 最终,父母放下心来,全力支持他的善举。

4月11日中午12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经过四个多小时采集,医生拔出王寿月和安振全胳膊上的输血管,他们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送往河南、江苏,为两名血液病患者送去 “生命火种”。

王寿月成为乐陵市第8例、德州市第8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安振全成为武城县第10例、德州市第9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结束后,王寿月收到受捐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感谢他给予孩子第二次生命。


四天四人捐献,点亮希望

继安振全、王寿月成功捐献后,来自禹城市的董林和平原县的宋云凯,在完成一系列捐献准备工作后,于4月14日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再次实现 “一日双捐”。

董林成为禹城市第3例、德州市第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宋云凯成为平原县第9例、德州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四天四人捐献的情况,在山东省实属罕见,他们用行动共同诠释了德州人的大爱精神。

在禹城市发改局工作的董林,公益之路早已启程。自2004年起,他每年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捐献21次,累计达8200ml。他回忆道:“20岁生日时,想做件有意义的事,看到别人献血的报道,就决定自己也去试试。”2018年6月的一个周六,董林路过献血车,了解到留存造血干细胞血样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便毫不犹豫留样入库。

说来奇妙,我的名字和德州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一模一样,感觉冥冥之中注定我要做这件事。” 董林介绍,这是他第三次接到初次匹配成功电话。前两次,一次因患者身体原因终止,一次因匹配排序为第六名未能捐献。

此次,他是300多万入库者中与患者唯一匹配成功的供者。“前两次没成功,加上年龄增长,一开始我没抱太大希望,还有些犹豫和压力。” 董林坦言,但想到能挽救生命,若不捐献可能会终生懊悔,这份责任感让他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满心期盼患者早日康复。

35岁的宋云凯,来自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卫生院,同一天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由于从医,他深知造血干细胞对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性,2022年主动留样入库成为志愿捐献者。

2023 年,宋云凯首次接到初次匹配成功通知,却因患者身体原因未能成功,心中满是遗憾。

今年3月,他再次接到电话,成为患者唯一供者。“这既是爱心救助,也是我和患者特别的缘分,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为患者带来希望。” 宋云凯得到家人全力支持,他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参与献血等公益活动,若有需要,会再次毫不犹豫捐献造血干细胞,让爱延续。


一份登记,就是一个希望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多种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主治医师李文君介绍,它能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还能治疗非恶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采集他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另一个人的体内,重建新的造血系统,就如同在患者体内种下一颗‘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血液科科室主任周芳解释,人们常说的骨髓移植,医学上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据介绍,实施移植前,要对患者进行超大剂量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通过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让骨髓里面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再输注到患者体内。

“从医学角度来看,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志愿者的身体通常没有长期负面影响,捐献过程是安全的。”李文君说,“公众目前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存在误解,认为捐献痛苦、有害身体、需抽取骨髓、捐献后免疫力降低等。我们希望能向社会传递正确的声音。捐献造血干细胞安全无害,还能拯救生命,是无比伟大的善举。如果有一天您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希望您能献出爱心,挽留一个生命。”



如何加入中华骨髓库?

据了解,年龄在18 - 45周岁,身体健康,无传染病且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居民,均可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居民可在各地无偿献血点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请,留取几毫升血样即可完成登记手续。而且,捐献造血干细胞完全遵循自愿原则,登记为志愿捐献者后,中华骨髓库会对志愿者自愿性进行再确认,并严格保护每位捐献者的个人资料。




往期内容回顾

写新图文


德州最新通知!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泪目!德州5岁男孩遗体捐献,救了5个孩子……中雨!雷电!10级大风!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记者:王浩宇编辑:高畅|审核:张广 潘晓泉■推广合作:0534-2220035 / 22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