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3月28日,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因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化工”)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中创化工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中创化工是一家以生产、研发和销售新型环保溶剂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化工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乙酸仲丁酯、乙酸异丙酯和丁酮。根据上交所官网信息,该公司提交的上市申请于2023年5月获受理,同年6月收到首轮问询,9月完成首轮问询回复,但迟迟未进入上市委会议环节。在多次更新财务资料后,该公司IPO进程终止。
招股书显示,中创化工此次拟募集6.5亿元,用于10万吨/年电子级碳酸酯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产品为碳酸酯类,包括电子级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工业级碳酸二甲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投项目的技术来源于第三方,中创化工向唐山好誉科技开发公司购买“10万吨/年电子级碳酸酯一体化装置技术”的使用权,根据合同约定向其分期支付的合同款项。最新招股书显示,该项目尚在建设中,还未投产。
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曾要求中创化工说明募投项目实施是否存在对合作方及其技术的依赖,募投项目与发行人已有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相似性。
“公司同步开展了碳酸酯项目的研发应用工作,实施了电子级碳酸酯类产品的制备研究、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制备碳酸酯类产品的技术研究等研发项目。根据公司与唐山好誉的约定,公司有权利用唐山好誉的专利和技术秘密进行后续改进,由此产生的具有实质性或者创新性技术进步特征部分的成果归属公司。”中创化工在最新版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不存在对合作方及其技术的重大依赖。
在股东持股方面,根据最新版招股书,中创化工董事长、总经理申文义,董事、副总经理刘粮帅,董事、财务总监周旋,副总经理张小明,副总经理刘郁东5人为中创化工共同实际控制人,分别直接持有中创化工2.53%、5.02%、4.16%、1.25%、1.32%的股份,并通过与伟创合伙和同益投资的一致行动关系控制公司19.62%的表决权,合计可支配的表决权比例为33.89%。2020-2022年,中创化工每年分红5250万元,合计1.5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创化工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核心人员(以下简称“核心人员”)薪酬总额占当年公司利润总额比重出现骤降。2022年该公司核心人员薪酬总额达426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近30%;但2023年这两项数据分别骤降至1993.05万元、14.25%,2024年上半年再次出现下滑。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在业绩方面,2021-2023年、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中创化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9亿元、12.84亿元、13.92亿元和8.23亿元,增速较缓;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28亿元、1.19亿元和8412.74万元,呈现下滑趋势。
从研发投入来看,报告期内,中创化工研发费用分别为4292.75万元、4577.31万元、4488.98万元、2606.59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67%、3.56%、3.22%、3.17%,占比不高且在持续下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