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和田地区盛大启幕。活动以“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为主题,主会场汇聚了来自新疆、兵团和其他25个省区市的43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非遗展示”“非遗舞韵”“非遗市集”等板块,集中展示各地非遗保护传承和交流合作成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田地区博物馆等分会场也将为市民游客提供展览展示、手作体验、非遗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19日。

深圳展区以“遗韵・深藏”为主题,精心遴选7个极具地域特色与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参展,现场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香气四溢的美食品鉴活动,瞬间点燃观众热情,成为展会中一道亮眼的“鹏城风景线”。

非遗作品诉援疆心意
“我用新疆国家级非遗项目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与深圳具有海洋特色的非遗项目疍家鱼贴(年画)相结合,创作了一幅作品,画面内容是和田出土于阗花马木版画。这幅作品不仅是双非遗的碰撞,更藏着深圳与和田的文化联结。”深圳市盐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疍家鱼贴(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毛永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感受疍家鱼贴的魅力,他还特意准备了互动环节,手把手邀请现场观众共同创作,在一笔一贴间传递非遗温度。

▲深圳展区丰富的体验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
深圳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潘浩礼,是此次参展队伍中的“00后”新生力量。他不仅带来了地道的南澳海胆粽,还贴心考虑和田当地口味,带来海胆流心月饼、菠萝酥等深圳手信。恰逢中秋佳节临近,金黄饱满的海胆流心月饼刚一亮相,便凭借独特的风味俘获了现场观众的味蕾,成为“人气爆款”。“能参与这次非遗援疆主题展,我特别幸运。看到全国这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和各位前辈传承人交流经验,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更坚定了我传承好南澳海胆粽技艺的决心。”潘浩礼的话语中,满是深圳年轻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朝气与担当。

▲海胆流心月饼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喜爱。
相较于单纯的产品展示,深圳市南山区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氏传统药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白英艳,更注重文化的传递与传承。她精心准备了大批香珠教学材料包,希望通过趣味十足的非遗手作互动,让和田的孩子们爱上这项古老技艺。“在深圳,我们经常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传统药香制作特别受同学们欢迎。这次来援疆,我也想把这份喜爱带到这里,让新疆的孩子们亲手制作香珠,感受传统药香的独特魅力,让非遗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白英艳的话语中,满是对文化传播的期待。
好吃好玩人气旺
晶莹剔透的鸽蛋,放入精心熬制的糖水之中,一碗碗鸽蛋糖水散发着诱人色泽,让观众自发排起了长队。深圳市光明区非遗代表性项目鸽蛋糖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永康告诉记者:“和田当地气候比较干燥,鸽蛋糖水有滋补润肺等功能,每次一煮出来就会被‘抢’光。”他还将深圳大名鼎鼎的“光明乳鸽”带到了现场,香味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慕名前来。

▲现场观众正在品尝、购买深圳美食。
深圳市宝安区非遗代表性项目锔瓷代表性传承人方瑞华带来的锔瓷作品,凭借独特的“残缺之美”圈粉无数。那些经过精心修补的瓷器,裂纹处镶嵌着细密的铜钉,不仅恢复了器物的完整,更赋予其别样的艺术韵味。“我逛遍了整个展会,就觉得深圳展区的锔瓷最特别,每一件都像有故事,我太喜欢了!”一位和田本地姑娘拿起一件锔瓷盖碗,兴奋地向同伴分享。方瑞华表示,如今锔瓷的实用修补功能虽逐渐淡化,但它的艺术价值却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这次参展,不少业内人士专程前来交流学习。

▲观众十分喜爱深圳文创。
展区内的深圳文旅宣传同样人气十足。从繁华璀璨的CBD天际线,到承载历史记忆的大鹏所城;从壮阔秀美的山海自然景观,到深圳人活力满满的生活场景,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段段生动的视频,全方位展现了深圳的城市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驻足观看,不少人还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希望感受深圳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精彩。此外,来自深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上川黄连胜醒狮舞的周边文创产品,也深受年轻观众喜爱,醒狮造型的钥匙扣、玩偶等文创单品,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累计有145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展出121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持续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圳非遗项目的精彩亮相,不仅为这场文化盛宴注入了鹏城活力,更搭建起深圳与新疆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两地非遗在碰撞与融合中绽放新的光彩。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