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龙舟竞渡穿越千年,从祭祀仪式到全民庆典,既是岭南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是城市精神的独特表达。在抑扬顿挫的鼓声中,个体融入集体实现人船合一,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是力与美的具象表达。传统与现代在水面上完美交融,展现了佛山人奋勇争先的文化基因。佛山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传承中历久弥新,更蕴含着佛山龙舟的人情温度和城市底色。如何挖掘佛山龙舟文化的深层内涵,粤港澳数字非遗龙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邓海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期待。

邓海鹏
羊城晚报:为何说“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看佛山”?
邓海鹏:中国是龙舟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世界龙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而广东地处岭南水乡,水系发达,龙舟文化传承千年,赛事众多,龙舟运动开展得十分兴盛,是中国龙舟的典型代表。
佛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具体体现在文化底蕴深厚,佛山是岭南水乡,龙舟竞渡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的龙舟文化,如龙眼点睛、龙舟说唱、龙潭龙母诞等习俗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与龙舟相关的书籍、故事等,让龙舟文化深入人心。其次是群众基础广泛。在佛山,龙舟竞渡不局限于端午佳节,一年四季都有大大小小的村居龙舟赛、镇街龙舟争霸赛等,是全民参与的体育运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是赛事成绩优异,佛山拥有多支实力强劲的龙舟队伍,如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九江双蒸男子龙舟队等,他们在国家级、国际级龙舟赛事中屡获佳绩,夺得众多冠军,为佛山龙舟赢得了极高声誉。 最后是赛事品牌影响力大,佛山举办的龙舟赛事规格不断提升,如2024年第一届F3龙舟超级联赛总决赛,吸引了媒体和大众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提升了佛山龙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羊城晚报:如何让佛山龙舟的传统与现代、民俗与竞技相融合,实现龙舟文化更为广泛的推广?
邓海鹏:可挖掘龙眼点睛等民俗仪式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现代赛事开幕式等环节,保留传统韵味。进一步开发“龙舟漂移”等体验项目,结合文旅打造沉浸式赛道,吸引大众参与到扒龙舟的运动中来。培育F3龙超联赛等专业赛事IP,传播竞技魅力,同时推动龙舟进校园、进社区,让传统民俗与竞技体育通过文旅融合、赛事升级、全民参与实现共生推广。
羊城晚报:十五运会龙舟决赛首次来到佛山,佛山在承办龙舟赛事方面有哪些经验?
邓海鹏:佛山承办龙舟赛事经验丰富,曾举办过中国龙舟大奖赛、叠滘龙船漂移大赛、2024年第一届F3龙舟超级联赛等大型赛事。赛事策划上注重体系化,融合岭南民俗与文旅元素,宣传上采用多媒体直播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赛事的魅力。赛事组织上保障严密,有专业裁判团队,精细化完善水上救护、交通管制等工作。
羊城晚报:如何借助十五运会龙舟决赛的举办,让佛山龙舟这张体育名片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邓海鹏:十五运会龙舟决赛的举办,将再一次点燃佛山龙舟的关注热情,对于佛山龙舟赛事的知名度,促进赛事体系完善与产业发展,都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希望借助十五运会龙舟决赛举办的东风,让佛山独具魅力的龙舟文化和龙舟文旅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民俗活动真正融入赛事环节,以龙舟精神契合全运拼搏精神,实现文化与竞技体育共融。
文 | 记者 柴智
图 | 记者 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