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法院创建“无碍呵护 有爱同行”诉讼服务品牌 全力保障残疾人诉讼权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6:47:00    

鲁网5月20日讯 (记者 时瑞雪 实习记者 李文静)5月19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沂市强化法治保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临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联《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坚持“如我在诉”理念,不断完善司法为民服务体系,创建“无碍呵护 有爱同行”诉讼服务品牌,努力提升涉残疾人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诉讼活动。

共建合作助残长效机制。市法院联合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诉讼服务强化协作配合共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明确责任分工,健全残疾人诉讼服务协作配合机制,推动形成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合力。建立定期沟通会商机制,通过定期情况通报、数据信息共享、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开展调研等方式加强工作联动。

营造“有爱无碍”诉讼环境。全市法院全面加强标准化无障碍设施建设,设立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低位服务窗口,为残疾人配备轮椅、助听器等无障碍辅助设备,安装视障辅助读屏软件、手语在线APP,为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人提供语音、手语等无障碍信息交流服务。统一摆放盲文版诉讼指南,为残疾人参与诉讼活动提供精准指引。全市两级法院联合残联开展无障碍诉讼服务体验活动,让残疾人感受到诉讼有温度、受尊重。

全面推广“有爱无碍”诉讼服务。在全市法院持续开展“有爱无碍”诉讼服务文明岗创建活动,强化残疾人绿色服务窗口建设,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服务岗”,在市残联协助下建立手语翻译、盲文翻译、心理疏导等诉讼辅助服务人员名册,对来院办理诉讼事项的残疾人,安排人员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对无法来院办理的,成立诉讼服务队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提供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服务,最大限度消除诉讼中的障碍。2024年,全市法院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360余人次,代办现场立案110次,提供上门司法服务22次。临沂中院被评为全省法院“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文明岗”,兰山、兰陵、蒙阴、高新区法院被评为全省法院“有爱无碍”诉讼服务文明岗。

强化残疾人诉权保障。切实保障涉残疾人案件依法及时立案,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做到“有案必立、有案必理”。开辟绿色通道,对涉残疾人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判、优先执行。对符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督促程序、简易程序的,在充分尊重残疾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做好案件繁简分流,切实提高审判质效和效率,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尽快实现。对于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依法提供缓、减、免诉讼费等司法救助。

府院联动高效化解涉残疾人纠纷。2024年12月,临沂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涉残疾人“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工作试点地区,其中,兰山、罗庄、河东等6个县区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召开全市试点工作推进会,构建“法院+残联+N”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完善诉调对接流程,构建以志愿律师、残联业务骨干、心理咨询师为主的特邀调解队伍,法院加大法律释明、案例指导、司法确认等工作力度。延伸解纷服务触角,6家试点县区法院会同当地残联设立“法院驻残联诉讼服务站”,由法官、残联工作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律咨询、诉讼服务、调解化解等工作。加强源头预防,对2024年全市法院涉残疾人案件进行数据研判,梳理分析案件分布领域和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借款合同纠纷、道交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离婚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案由,针对案件数量相对集中的案由,加强风险预警,提出针对性治理建议,推动纠纷化解端口前移。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作用,近日发布3篇涉残疾人多元解纷典型案例,为同类案件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参考。

下一步,临沂中院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细化工作措施,以更包容的环境、更温暖的行动,做深做实残疾人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工作,打通残疾人司法保障“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07 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