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宽阔的礼堂里,上课铃声响起。“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思政课堂。今天课程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课程引导员的带领下,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堂在光影交错中徐徐展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5月21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学校11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跨越时空的对话,精彩纷呈的舞台演绎,一场触动心灵的思想之旅让思政课焕发出新的活力。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团成员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和辽工程校史等四个单元展开深入宣讲。宣讲内容精彩纷呈,既有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深刻诠释,更有老先生们以亲历者视角,讲述学校76载征程中专家学者们的奋斗与坚守。舞台上的演员们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将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精神的“传承者”。这种创新的思政课堂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让大家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刚刚走下舞台的宣讲团成员、退休教师徐萃萍动情地说,“作为辽工程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今天跟大家的分享,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通过讲述,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铭记校史,激励新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辽工程的精神,为学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宣讲团成员、青年教师刘琦说,“能够加入宣讲团,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不仅要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勇担立德树人的使命,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学生贡献青春与智慧。”宣讲团成员、校史讲解员李馨竹也难掩激动,“站在舞台上讲述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时,我能感受到台下同学们眼中的光芒和共鸣。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场的师生们也深深地感慨,纷纷表示,“宣讲团成员用真实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感染了每一个人,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精神的传承和砥砺前行的力量,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续开展下去,让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马修泉表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团,助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是学校深化思政育人成效、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要将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新入职教师始业教育等各个环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学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持续整合育人资源,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辽工程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