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腾,群山锦绣。道真仿若一颗明珠,璀璨而耀眼。
在山明水秀间,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黔北药库等亮丽名片汇聚一城,求真务实、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2024年,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谋划“五库”项目2172个。累计实施重大项目96个,完成投资43.77亿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9.34亿元。新引进项目26个、完成到位资金19.88亿元。道真,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道真县城一景
量质齐升——跑出工业加速度
3亿吨铝土矿、3990余亿立方米页岩气、1.44亿吨硫铁矿、1.7亿吨煤炭以及6亿吨砂石矿等20余种矿产资源……矿产丰富,资源富集,为道真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富矿精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集中发展绿色食品加工、能矿工业、健康医药等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
食用菌农业现代化园区、新民铝土矿山开采、精密铸造砂生产线、页岩气勘探、页岩气压缩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贵州贵旺、贵州双冠、贵州小玩顾、贵州沃康、贵州宝鑫、贵州港利、道真中油……随着一批批投资者纷至沓来,一个个招商引资成果竞相迸发活力,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完成工业投资8.58亿元,带动就业4600余人;2025年1月,道真上玉工业园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靠山吃山——书写农业新注解
世外桃源,生态道真。以山水为根,以万物为魂,以优质绝美的生态环境造就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俊秀;45条大小河流装点绿色山河,生态之美沁人心脾;10个食用菌产业园区、27个蘑菇农庄、2300余个标准大棚;600余种药用植物遍布仡乡,3000余种名贵物种栖身林下,成就久负盛名的银杉之乡、黔北药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道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中药材(花椒)、酒用高粱、烤烟、蔬菜、精品水果、茶叶、生态畜禽渔业“八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常年投放菌棒2亿棒,稳定种植中药材20万亩、茶叶14万亩,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30余万亩。2024年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个,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回首来路,收获满满;展望前方,未来可期,道真农业正向着现代特色农业迈出铿锵步伐。
门屏洞开——勾勒旅游新图景
山水翠黔境,人文韵味长。地处北纬28度的道真,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超61.58%,山、水、林、泉、洞交相辉映,道真大峡谷漂流、红关垭林场、玉龙谷湿地公园、中华仡佬文化园等特色景区争奇斗艳,仡佬族傩戏、三幺台、高台舞狮、打篾鸡蛋、哭嫁歌等民族文化熠熠生辉,享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中国最佳生态环境宜居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镇、贵州森林康养基地等称号,道真正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自然生态,开启旅游产业新篇章。
近年来,道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紧扣“全域森林康养城市”定位,以“一城两漂多景点”为引领,构建以中国傩城为核心,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中国傩城康养避暑生态圈”,辐射带动漂流组团(道真大峡谷漂流、凌霄河漂流)、康养避暑组团(石门天乡康养度假区、云栖湖康养度假区),形成“场景+住宿+多业态”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旅游生态圈打造和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新改建民宿45家,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举办美食节暨道真四大名菜评选、仡佬风情跑等文体旅活动21场次;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0%。门屏徐徐开,风景待客来。“要想身体好,多往道真跑”城市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道真仡佬族苗族县中国傩城游人如织
和美宜居——描绘城乡新画卷
道真抢抓多重政策叠加机遇,大抓项目,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民生短板补齐等重点,以抢跑之姿、奋进之态,全力以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奋力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有序推进县城新区开发,稳步推进老城改造,大力实施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和示范小集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道武高速公路道真段完成主体工程、G653玉溪经大路至杜家沟公路改扩建完成路基工程,洛龙至麻尾大中修工程完成建设;关口、关坝、甘家沟水库完成截流阶段及基础验收。110千伏巴渔输变二期扩建和中低压线路改造等电网完成建设。建成5G基站56个,行政村5G通达率达90%,园区燃气直供管道完成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路网、水网、电网、讯网、气网进一步完善,县城区建成面积达1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一座宜居宜业的美丽小城悄然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