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铭阳
走进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齐车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忙碌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车齐车公司共完成新造铁路货车4074辆,修理货车1896辆,供外配件40万套件,新造集装箱2077只。一季度产值达到18.29亿元,同比增长90.52%,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1.32倍。
前不久,全球矿业领军企业力拓公司向中车齐车公司颁发了“本地合作卓越奖”,以表彰其在装备供应、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及本地合作中的突出贡献。自2006年以来,中车齐车公司已累计向力拓公司出口各类铁路货车7600余辆。今年新的批量矿石车延续项目已经开产,将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确保产品高性能、高质量交付。
中车齐车公司的抢眼表现,是今年一季度黑龙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分秒必争抢开局,厉兵秣马战首季。2025年一季度,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重龙江重工)的S111-V1A叶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该叶型风轮直径长226米,将用于上海电气陆上10兆瓦机型。目前,试制产品已发货至内蒙古风场挂机,为公司风电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一重龙江重工还积极谋划风电产业布局,成功签订蒙能扎兰屯项目塔筒合同,在手订单量突破8亿元,为年度任务指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器的轰鸣犹如奋进的号角,奏响一曲曲高质量发展的乐章。
近日,由哈电动装研制的全球首堆首台“玲龙一号”主泵完成验收工作并从哈尔滨发运,这标志着“玲龙一号”取得又一重要突破,对扩展核能应用领域、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今年一季度,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9.06%,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76.36%。从焊接机器人终结“粉尘之困”,到数字化车间的“柔性智造”,再到依托国产大模型DeepSeek大幅缩减设计周期……老牌央企,正以“场景破题—系统重构—智能跃迁”的进阶逻辑,持续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的内核竞争力。
今年一季度,东安动力在传统动力与新能源领域同步发力,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产品累计销量达14.9万台,同比增长19.92%;新市场项目客户定点51项,同比增长132%,其中新能源市场项目12项,同比增长近80%,新市场开发再创历史新纪录。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黑龙江装备制造业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